(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让核酸屋变成暖心风景

遍布街头的核酸检测小屋,如今该如何安顿?日前,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东升街道地委社区尝试,让核酸小屋华丽转身“再就业”,将其打造为继续为市民服务的暖心“加油站”。不仅为快递、外卖、环卫人员等服务,也为附近居民生活提供便利。(见5月7日蚌埠发布客户端)

“累了歇歇脚、没电来充电、渴了来喝水、饭凉来加热”,把核酸小屋变成这样的暖心“加油站”,这种创新做法无疑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城市公共服务管理在精细化。

“核酸小屋”大多身居闹市,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时间一长,在无人维护看管状态下,失修失管更会破烂不堪,有些甚至成为大小便场所,有碍市容,更是资源浪费。核酸小屋变服务“加油站”,是把“伤疤”变成美丽又暖心的风景,应予点赞。

事实上,不少地方都在改造着核酸小屋,让其变换身份“再就业”。洛阳市涧西区长春路街道生活新境社区把核酸小屋变成社区内的微生活交流空间,设置了民意征集簿、意见箱、心愿墙等,用于收集辖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架起社区党委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开封鼓楼区五一办事处西苑社区把核酸小屋变成“暖心驿站”,摆上桌椅板凳,放置报纸、微波炉、茶杯、热水壶、充电器等,方便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以及辖区居民喝水、看报、休息。杭州上城区闸弄口街道把核酸小屋改造成便民亭,让修鞋、配钥匙、磨剪子、缝补衣服等小店入驻;宁波市鄞州区把核酸小屋打造成“网格驿站”,放上充电器、医药包、热水壶、雨伞等物品,免费服务当地群众。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需要大广场、大公园,也需要不起眼的“加油站”“暖心亭”。地方政府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打通为民服务的“痛点”“堵点”,才能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瑛)